扬州仪征刘集镇工业开票销售额一举突破 105 亿元大关,成功加冕仪征首个 “工业百亿乡镇”,这份亮眼成绩比 “十四五” 规划中预期的 “百亿” 目标整整提前了两年。深入探寻其成功秘诀,一条独具刘集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逐渐清晰,依托 “稻麦良种生产、蔬菜食用菌智能种植、畜禽生态养殖、农文旅融合发展” 四大产业片区,刘集镇正以蓬勃之势,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在刘集镇利民村的金农种业稻麦制种基地,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去年金秋,这里自主培育的芯粳 228 再创高产奇迹,亩产达到 620 公斤。扬州金农种业作为农业领域的 “新星”,是一家集研发、繁育、生产、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自 2021 年通过政府招商引资落户刘集镇,已在利民、建军等村累计流转近万亩土地,计划总投资 1 亿元,目前已投入约 5000 万元,昔日农户零散种植的田块,摇身一变成为现代化的优质稻麦制种基地。
刘集镇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刘飞介绍,刘集镇大力推进耕地有机质提升工程,重点打造的稻麦良种生产区,不仅是扬州市扬子江文旅投资发展集团大米供应基地,也是常规稻麦优质良种繁育示范基地。这里配套建设了种子加工研发中心、天然气烘干中心、生物质烘干中心以及粮食仓储中心,如今,每年可产出主要粮食 6000 吨、稻麦良种 3500 吨,日烘干能力高达 270 吨。“我们聚焦种业振兴,目标是打造仪征最大的稻麦制种基地,让百姓的‘米袋子’满满当当,让农民的钱包越来越鼓。” 刘集镇副镇长疏仁高信心满满地说。

在刘集镇建军村的智能温控菌菇大棚内,现代化农业的魅力展露无遗。红褐色菌盖、白色菌柄的赤松茸整齐排列,在底料田垄上茁壮成长。工人们熟练地穿梭其中,采收成熟的赤松茸,奏响一曲丰收的乐章。赤松茸作为近年来备受青睐的食用菌 “新宠”,以其清香气味、脆嫩口感和丰富营养,赢得了 “素中之荤” 的美誉。
“刘集镇蔬菜食用菌产业园占地 800 亩,主要种植平菇、赤松茸、羊肚菌、草菇、双孢菇等多种食用菌。” 刘集镇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办公室主任张昊介绍,智能大棚配备了先进的光照、湿度、温度感测设备,可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自动启动降温加湿设备,不仅大幅提高了菌菇产量,还实现了一年两季种植。
早在 2013 年,刘集镇就凭借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气候优势,引进食用菌生产项目。如今,已在陈巷村、利民村等 8 个村打造了 600 亩蔬菜基地,形成了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仪征峰越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百姓缘农业合作社等一批农业企业茁壮成长。2024 年,刘集镇与扬州市润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投资近亿元建设食用菌智能化基地项目。截至 2024 年底,全镇赤松茸、平菇、羊肚菌产量达 9500 吨,产值 5000 万元,特色农产品品牌逐渐打响。
提及传统养鸡场,鸡粪遍地、臭味弥漫的场景或许会浮现在脑海。但在刘集镇古井村的兴扬家禽养殖有限公司,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这里的蛋鸡住在配备空调的舒适鸡舍,吃着科学配比的 “营养餐”,产蛋后还能 “乘坐电梯” 输送。作为扬州蛋鸡养殖的领军企业,兴扬家禽养殖有限公司彻底颠覆了传统养殖模式,实现了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养殖。
“过去,一个饲养员最多管理 3000 只蛋鸡,如今引进现代化智能养殖设备后,一个人就能轻松管理 2 万只鸡。” 公司总经理王敏介绍,饲养员只需通过遥控器操作,就能完成全场投喂,实现 24 小时自动化管理。不仅如此,公司还围绕蛋鸡粪污资源化利用,引进国内先进处理工艺和设备,将鸡粪转化为高标准有机肥,构建起全产业链绿色循环体系。未来,鸡舍还将引入新型机器人,借助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兴扬公司的发展历程,正是刘集镇畜禽养殖产业成长、转型的生动写照。目前,刘集镇在古井村、仓房村、六巷村已形成颇具规模的畜禽生态养殖区,扬州兴扬家禽养殖有限公司、扬州福联翱翔赛鸽中心等多家农业企业汇聚于此,年饲养家禽 24 万羽、产蛋 5000 万枚、养殖四大家鱼 260 亩。“我们在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同时,重点抓好以兴扬公司为代表的全产业链建设,大力发展‘畜禽养殖 + 粪污循环利用’产业。目前,兴扬有机肥已获得江苏省肥料登记证,未来将全力推进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刘集镇副镇长疏仁高表示。
走进刘集镇最南端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 白羊村,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徐徐展开。农家院落错落有致,白墙灰瓦干净整洁,村道巷陌平坦通畅,墙面彩绘栩栩如生,山林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白羊村背靠大别山余脉白羊山,林木资源丰富,自然禀赋得天独厚。为守护这份珍贵的生态财富,白羊村因地制宜实施了一系列改造提升工程,村史馆、书屋茶吧、竹编工坊、共享土灶台厨房等设施相继建成,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体验乡村风土人情的好去处。
“扬州境内共有八座山体,白羊山是其中之一。这里距离扬州市区仅 20 分钟车程,森林覆盖率超 82%,刘集也因此被誉为‘扬州后花园’。” 仪征市刘集镇党委书记陆伟伟介绍,刘集镇积极融入扬州 “文化旅游名城” 和仪征 “长三角重要文旅文创新高地” 建设,创新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白羊村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除白羊村外,刘集镇农文旅融合发展区还涵盖白羊山周边的刘集、夏窑两村,片区内汇聚了西郊省级森林公园、白羊水库、玥珑湖、户外猩球、千亩良田等丰富的农文旅资源。每逢周末,扬州市民纷纷驱车前来,享受惬意的乡村度假时光,周末客流量可达 6000 人以上,节假日更是翻倍增长。
刘集镇副镇长詹德健表示:“我们以白羊山‘山、水、田、泉’资源为基础,以悦水、归园、望山等文化元素为核心,全力打造扬州市旅游集散地。同时,紧跟文旅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趋势,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优质产品供给。” 自 2023 年以来,刘集镇通过举办各类节会活动,成功吸引人气、刺激消费、增添活力,去年活动期间累计接待游客、吸引居民超 5.5 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 3 月,《扬州市 “一山一策” 工作行动方案》印发,刘集镇白羊山被选为扬州首座试点山体。截至 2024 年底,白羊山 “一山一策” 工作已形成 10 大类 42 个实施项目清单,其中 10 个首发项目已全面启动,未来的 “扬州后花园” 必将更加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