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析 > 产业 >

  • 热点
  • 快讯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乡村全面振兴展开!

admin · 2025-02-10 15:13:35

2025 年 2 月 6 日讯,近日,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今年 “三农” 工作围绕稳产保供、农民增收、乡村全面振兴展开,一系列政策落地,为农民生活带来诸多利好。以下是对 2025 年三农新政的具体解读: 

粮食安全:提升单产为关键

2024 年,全国粮食产量超 1.4 万亿斤,然而进口量仍达 3000 亿斤,主要源于大豆等结构性缺口。2025 年,国家将启动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通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 “四良融合” 的方式,努力实现整县整市增产。
从政策层面来看,各地将在用足用好补贴、保险等已有政策基础上,落实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以及主产区奖补激励、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等新增政策,调动各类主体种粮积极性。在具体种植上,小麦要强化冬春田间管理,玉米适度增加种植密度,比如推广耐密抗倒品种,并配套北斗导航播种机,预计单产贡献率超八成 ;水稻重点推广集中育秧、机械栽插,同时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从长远保障上,还将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坚决遏制耕地 “非农化”、防止 “非粮化”,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

农民增收:多渠道共同推进

  • 经营性收入:大力发展 “土特产” 产业,培育农村电商、农文旅融合等新业态。通过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能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例如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兴办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农产品加工、储运、营销等产业,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

  • 工资性收入: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已连续 4 年超 3000 万人,2025 年将深化技能培训,稳定就业岗位。政府将通过组织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就业竞争力,对接更多就业资源,让农民获得稳定的工资收入。

  • 财产性收入:土地承包延包试点扩大至广西、安徽等省份,明确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权益不受影响,闲置农房可入股、出租,有效盘活 “沉睡资产”。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增强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安全感,激发农民长期保护和投资土地的积极性。

乡村建设:科技与生态并行

  • 科技强农: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63.2%,智能农机如番茄收获机、山地播种机打破进口依赖,智慧农场加速推广。未来将继续挖掘良种良机良法对提高单产的潜力,加快良种培育,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应用,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产学研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

  • 生态振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打造 “陇原和美乡村” 等样板区,让农民共享现代化生活。通过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政策亮点:严防返贫与土地改革

  • 严防返贫:今年是过渡期最后一年,监测帮扶系统实现全覆盖,通过产业就业 “四个一批” 确保脱贫户不返贫。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体,通过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开展技能培训、组织转移就业等方式,帮助他们增强 “造血” 能力;对没有劳动能力的,通过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兜底,完善社会救助举措。

  • 土地改革:整省试点推进承包延期,农民签订合同即可确权,同时种粮补贴、保险政策进一步加码。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通过土地政策的稳定和完善,保障农民权益,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

2025 年,从农业技术提升到乡村整体焕新,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高度。



标签:

©2011-2015 创投市场 | 北京微创新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京ICP备15058196号-1
电话:010-5728629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亿世界C座B2-e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