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夯实数字乡村发展根基:优化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提升 5G 网络覆盖水平和千兆接入能力,运用 “北斗一张网” 推动高精度导航在农业生产、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广电产业,丰富 “三农” 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推动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公路、电网、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进程,深化乡村邮政和快递网点普及,打造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农业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引导各方参与农民数字技能提升工作,推动数字服务和培训向农村延伸。
推动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深化农业农村数据共享应用,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示范应用,提升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探索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体系建设,鼓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依托惠农数字粮食服务平台参与构建粮食产购储加销大数据体系。加快发展特色高效数字农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做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强化农产品数字化管理。加快智慧农业关键技术攻关,推进基于北斗、5G 的自动驾驶、远程监控等技术在大型农机具上的应用,鼓励农机装备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探索智能农机数字化管理和信息采集利用工作。
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推动农村电商更高质量发展,借助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支持特色农产品主产区打造电商产业集聚区,规范电商分销渠道,运用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模式,发展 “巾帼电商” 并开展培训,建设智能仓储系统和物流体系,健全村级物流站点,打造三级农村产品寄递物流体系。加快培育发展农村新业态,推进乡村旅游数字化智慧化,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平台企业将产品和服务下沉到乡村,支持民族乡村发展新业态。全面激发农村市场消费活力,丰富农村信息消费内容,发展乡村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合理引导农民网络消费,加强市场监管,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质量安全意识。
数 “智” 赋能,开拓基层治理新路径:推动村级事务管理智慧化,实现村民在线议事、监督,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化,深化 “山东智慧调解系统” 应用,开展网络普法宣传,提供精准公共法律服务。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精细化,完善 “互联网+网格治理” 模式,打造基层治理 “一张网”,加大网上信访渠道宣传,高效解决涉农信访矛盾。推动村级政务服务便捷化,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和站点,提供网上申报和现场受理服务,加强数据资源统筹,推进农村地区数字社区服务圈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