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析 > 产业 >

  • 热点
  • 快讯

以花为笔:谱写茶亭“花经济”

admin · 2025-03-28 01:51:55

九峰如黛,碧水含情,三月的茶亭镇被万亩油菜花海染成一片金黄。随着2025年茶亭花海文化艺术季的启幕,这片土地正以“花经济”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勾勒出新的图景。本届艺术季以“相约茶亭 花满星城”为主题,不仅延续了往年的人气,更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为乡村旅游注入强劲动能。

“花经济”催生农旅融合新范式
茶亭花海的魅力,早已超越单纯的赏花范畴。作为长沙近郊游的“网红打卡地”,这里正以花为媒,编织一张涵盖文化、艺术、美食、运动的农文旅融合大网。从3月3日持续至4月20日的艺术季期间,乡村欢乐跑、花田音乐节、非遗体验等11项子活动轮番上阵,为游客打造了一场沉浸式春日盛宴。
“以花兴业,以节促产”,茶亭镇的探索颇具样本意义。通过延长花海主干道、增设打卡装置和公共配套设施,景区承载力显著提升,累计吸引游客38万人次,带动本地农户、村集体及果蔬基地增收显著。更值得关注的是,茶亭镇已成功跻身国家3A级景区行列,其“四季皆有景、季季皆可玩”的复合型旅游模式,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标杆。

非遗活化与庭院经济激活文化基因
在茶亭花海的春日盛宴中,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碰撞出独特火花。非遗体验区里,糖画、剪纸、扎染等传统技艺吸引游客驻足体验,让文化记忆在指尖流转;而“花落谁家”短视频及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则借助新媒体力量传播乡村美学。这种“非遗+文旅”的模式,不仅延续了文化血脉,更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
庭院经济同样成为一道亮丽风景。70余家农户开门迎客,将闲置农房改造成茶馆、民宿或手工作坊,自家酿制的富硒菜籽油、九峰青辣椒等农特产品借势热销。一位庭院主理人笑言:“以前守着金山要外出打工,如今家门口就能致富。”这种“微度假”模式不仅提升了村民收入,更让乡村焕发出新生机。

流量狂欢背后的基建升级战
面对预计65万人次的游客量,茶亭镇的基础设施正经历一场“压力测试”。近年来,当地持续投入完善旅游配套:新增3公里游步道、扩建停车场、增设移动公厕,并引入智慧旅游系统实现分流导览。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旺季人流压力,但未来仍需加强动态承载力监测与应急响应机制。
值得借鉴的是,茶亭镇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民宿集群建设,既提升了服务品质,又避免了过度商业化对生态的破坏。这种平衡术,正是农文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结语:从“美丽经济”到“美丽乡愁”的进阶
茶亭花海的探索证明,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输血”,而是通过特色资源盘活、产业链延伸实现的“造血”。当金色花海与非遗文化相遇,当庭院经济与智慧旅游携手,乡村焕发出的不仅是经济活力,更是文化自信。这场春日狂欢的余韵,或将催生更多“茶亭模式”,让“美丽乡愁”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新支点。



标签:

©2011-2015 创投市场 | 北京微创新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京ICP备15058196号-1
电话:010-5728629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亿世界C座B2-e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