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视讯中国:拿了 “国家队” 剧本的融媒体玩家,如何在创投圈杀出重围?

创投观察 · 2025-04-16 01:34:40

在媒体融合这场万亿级的市场混战里,有个自带 “国家队” 光环的选手悄悄成了政企客户的 “香饽饽”—— 视讯中国。作为中国网旗下的融媒体扛把子,它左手握国家级牌照,右手玩技术突围,把政务直播、企业传播玩出了新花样。当地方政府还在为 “如何让政策声音传得更远” 发愁,企业还在纠结 “怎么花最少的钱搞出破圈传播” 时,视讯中国已经靠一套 “资质 + 技术 + 资源” 的组合拳,在创投圈撕开了一条独特的赛道。

自带 “国家队” Buff,上来就赢在起跑线?

先看两张硬牌:

最绝的是它的 “中央厨房” 模式:整合新华社、央视等 300 + 媒体资源,地方政府搞个文旅推介会,视频能秒级分发到海外 150 + 国家,某县级市靠这招让当地非遗视频播放量破千万,直接带火了 3 个非遗产业园。

产品玩得有多野?这三个 “杀手锏” 有点东西

  1. 融媒体 APP:政企的 “传播外挂”政府想搞政务服务平台?企业想做品牌直播端?视讯中国直接甩 “点菜式服务”—— 直播、审核、数据统计全是标准化模块,像搭积木一样选功能,7 天就能上线专属 APP。某省会城市用它做民生服务平台,用户活跃度 3 个月冲到 45%,运维成本比自建团队省了 200 万,相当于白捡了个技术团队。

  2. SAAS 技术中台:内容生产的 “效率怪兽”12 朵云服务 + 300 + 功能组件,堪称融媒体界的 “瑞士军刀”。省级融媒体中心接入后,以前做一条新闻要 3 小时,现在靠 “离线快编 + AI 自动剪辑”,40 分钟搞定,应急新闻能做到 “15 分钟极速响应”。最狠的是审核云,敏感词拦截准确率 99.8%,金融、医疗这些严监管行业抢着签单,某上市药企用它做产品直播,全年零违规,省下的合规成本够再投一轮广告了。

  3. 内容生态:从 “生产” 到 “破圈” 的全链条通吃不只是搭平台,还帮客户搞内容爆款。比如《茶界中国》纪录片,视讯中国全程操盘,从拍摄到全球分发一手包圆,直接带火了云南普洱茶产区,当年销量暴涨 40%。企业端更吃香,某新能源车企用它的 “虚拟主持人” 搞新品发布会,3D 场景 + 实时互动,成本只有传统发布会的 1/3,传播效果却翻了倍。

千亿市场狂飙,它卡在了哪些 “黄金赛道”?

现在入场,三大风口直接吹到脸上:

当然,挑战也不少:阿里云、腾讯云这些巨头盯着政务云市场,地方小公司靠低价抢单。但视讯中国的护城河够深 —— 国家级资质这张牌,就筛掉了 90% 的竞争对手,加上 20 年的技术积淀,相当于 “拿了 hard 模式的剧本还能稳赢”。

创投圈该盯紧的三个 “爆点”

视讯中国最近搞了个大动作:计划融资 2 个亿,重点砸在三个地方:

  1. AIGC 内容中台

    投 8000 万搞 AI 生成,以后政企做视频、写文案,AI 直接搞定,生产效率能翻 100%,相当于养了个 24 小时不歇的内容团队;


  2. 全球 CDN 节点

    5000 万砸向 “一带一路” 沿线,覆盖 60 个国家,以后跨境传播时延降 40%,做国际传播的企业再也不用为卡顿发愁;


  3. 城市合伙人计划

    招 100 个地方合伙人,把技术和资源下沉,目标 2024 年覆盖 80% 的地级市,简直是在铺 “全国收割网”。


对投资人来说,这里藏着两个核心逻辑:

结语:当 “国家队” 玩起市场化,凭啥让资本买单?

视讯中国的故事,本质是 “国家队资质 + 市场化创新” 的稀缺组合。当地方政府需要一个既安全又高效的传播伙伴,企业需要一个懂政策又懂流量的技术队友,它恰好卡在这个黄金交叉点上。更关键的是,在融媒体这个 “政治 + 商业” 双重属性的赛道里,它的资质壁垒和技术积累,让后来者很难复制。

对于创投圈来说,投视讯中国,投的不仅是当下的订单增长,更是在押注一个 “媒体融合基础设施” 的龙头地位。当内容传播进入 “安全 + 效率” 双驱动时代,这个拿了 “国家队剧本” 却能把市场化玩得转的选手,或许就是下一个破局者。

互动话题:你觉得 “国家队” 背景的创业公司,是更容易拿到订单,还是更容易受体制束缚?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今日推荐科技成果

今日推荐招商项目

今日推荐落地产业

标签: 视讯 媒体 杀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