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黑猫警长》导演盯上文化教育,他们在打什么算盘?
你敢信吗?当年让无数 80、90 后守在电视机前的《黑猫警长》《宝莲灯》动画团队,如今集体「转行」做教育了!
浙江乐学科创动漫有限公司最近在创投圈崭露头角,这支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杨杰、央视动画总导演朱敏(代表作《宝莲灯》《三国演义》)、《黑猫警长》导演范马迪等组成的「豪华天团」,正用动漫手法重构传统文化教育 —— 他们的核心 IP「果夫子」系列,已经在央视少儿频道、爱奇艺等平台火了一把,还带着 3 万小学生提前「试水」国学新玩法。

从《三字经》到识字课,这个 IP 把传统文化「玩出花」
在「双减」政策刮起的素质教育风暴里,乐学科创踩中了两个关键风口:动漫 + 文化教育。
1. 爆款动画矩阵:承包孩子的文化启蒙
《果夫子好》:24 集动画已经上线,把《天行健》《三字经》等经典变成「会动的课本」,在央视和 50 家地方台播出后,直接成了家长圈的「省心神器」;
垂直细分赛道
识字界「爱马仕」:300 集《真识字》动画覆盖小学 3400 个汉字,配套《儿童动画字典》软件,让认字从「死记硬背」变成「看动画玩游戏」;
诗词可视化大师:80 集《赏古诗》把《相思》《游子吟》做成「动画 MV」,画面直接怼进孩子脑子里,想忘都难;
蒙学顶流预定
240 集《三字经》动画正在路上,计划 2020 年上线,打算把老祖宗的智慧变成「00 后能看懂的爽剧」。
2. 线下 + 线上全场景渗透
线下玩出「教育元宇宙」
早在 2018 年,他们就在北京大兴少年宫搞了个「国学实验室」,3D 打印、动画配音、定格拍摄全安排上,40 所小学、3 万学生抢先体验,家长直呼「比补习班有意思多了」; 数字化野心不小
正在开发 APP、小程序、音频课,计划 2023 年下半年上线,打算让孩子在地铁上、吃饭时都能「听故事学文化」,把碎片时间变成「文化粮仓」。
3. 跨界合作玩出「IP+」新高度
国内搞联名
和山东启华教育合作「书法数字化教室」,让写毛笔字也能玩出科技感; 海外搞出海
和美国、加拿大机构聊得火热,计划把「果夫子」翻译成英语、法语版,让老外也能跟着动画学「之乎者也」,2023 年直接启动「文化出海 2.0」。

5000 亿市场里,他们凭什么杀出重围?
先看一组刺激的数据:
国内儿童教育市场规模超 5000 亿,文化类教育年增速18%(艾瑞咨询 2023); 政策端「传统文化进校园」喊得震天响,全国超 2 万所学校急需「不枯燥的国学课」; 家长端「拒绝填鸭式教育」已成共识,愿意为「有趣又有用」的教育产品掏腰包。
乐学科创的聪明之处,在于把「动漫基因」和「教育刚需」焊死了:
内容护城河
顶级动画团队操刀,画面质感碾压传统课件,连《黑猫警长》的「悬疑感」都被用在国学课里,孩子追剧一样学文化; 商业闭环清晰
动画引流→图书 / 课程变现→IP 授权(文具、研学等)→海外付费,每一步都踩在「流量 - 变现」的黄金链条上; 政策红利吃满
既能响应「文化自信」号召,又能补上素质教育缺口,妥妥的「又红又专」项目。

现在入场,能赶上这波「文化 + 动漫」的风口吗?
据 36 氪独家消息,乐学科创正在筹备新一轮融资,重点砸向三个方向:
内容狂飙
加速《三字经》等后续动画制作,把「5 季 120 集」的 IP 矩阵搞完整; 出海加速
搞定英语、法语等多语种版本,先拿下北美、东南亚华人圈,再渗透当地主流市场; 技术升级
引入 AI 互动、VR 场景等「教育黑科技」,让孩子能「穿越到三国背古诗」「钻进汉字里玩解谜」。
如果你是教育赛道投资人,或者对「文化出海」感兴趣,这个兼具「情怀」和「钱景」的项目值得关注 —— 毕竟,能把《黑猫警长》的 IP 影响力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的团队,全行业找不出第二个。
划重点:想对接项目或了解更多细节?后台回复「果夫子」,我们帮你牵线搭桥~
(本文为创投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
【创投点评】当传统文化遇上动漫基因,教育不再是「背课文」,而是「追更剧」。乐学科创的故事证明,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文化教育赛道正在催生「内容即流量,IP 即壁垒」的新物种。下一个能把「中国故事」做成全球 IP 的机会,或许就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