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茅台、五粮液忙着布局高端商务市场时,一家深圳酒企正在用 "白酒 + 社交电商" 的组合拳,撕开年轻人市场的口子。酒沄(深圳鑫悦辉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 500 万元 Pre-A 轮融资,剑指白酒行业最头痛的 "代际断层" 难题。在政策东风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这家主打 "低度化、场景化、社交化" 的新酒饮品牌,能否成为下一个破圈黑马?

政策红利释放,酒业迎来 "年轻化" 战略机遇期
2025 年无疑是酒业变革的关键年。成都市最新出台的《深化 "五个服务" 支持酒类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对符合环保要求的酒类项目实行 "容缺审批" 和 "智能环评辅助",大幅降低企业合规成本。这对酒沄这类创新型酒企来说,无异于吃下 "定心丸"—— 其位于宜宾 "白酒金三角" 的生产基地,不仅能享受岷江水源的天然优势,还能通过政策红利加速产能扩张。
与此同时,国家提振消费的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30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直接刺激酒水市场的品质升级需求。酒沄创始人杜鑫敏锐捕捉到这一信号:"年轻消费者不是不喝白酒,而是需要更符合他们口味和场景的产品。我们的五粮基酒 + 10 年老酒勾调工艺,既满足了政策对纯粮酿造的要求,又通过降低糟香、增加绵柔度,让白酒更易入口。"
解构 Z 世代消费密码:从 "仪式感" 到 "即时满足"
低度化与场景裂变已成为年轻市场的核心关键词。根据《中国白酒年轻群体消费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2025)》,95 后消费者对 40 度以下白酒的接受度提升至 67%,而果味、气泡等创新品类的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 3 倍。酒沄的产品矩阵正好踩中这一趋势:
川派浓香改良版:45°/52° 正装与 mini 装,通过降低传统浓香的浓烈感,适配直接饮用或调制鸡尾酒,解决了年轻人对白酒 "辣喉咙" 的固有印象。 气泡白酒与奶茶酒:瞄准 "她经济" 和夜经济场景,用低度、甜润的口感降低饮酒门槛。数据显示,其 mini 装月销已超 200 件,气泡酒复购率比传统白酒高 40%。
更值得关注的是,酒沄将社交属性深度植入产品。其自主开发的 APP 设置 "酒后畅言" 匿名社交功能,用户可分享心事、发起酒局,形成 "喝酒 - 社交 - 裂变" 的闭环生态。这种模式与美团闪购 "30 分钟送达" 的即时零售趋势不谋而合 ——Z 世代既要 "即时微醺" 的快感,也要 "情绪共鸣" 的圈层认同。

破局传统渠道:线上线下一体化的 "反内卷" 打法
面对 2025 年 "烟酒店倒闭元年" 的行业预言,酒沄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径:
线下体验店:作为品牌触点,提供酒水品鉴、调酒教学等服务,增强用户粘性。这种模式与五粮液 "三店一家" 的直营战略异曲同工,但更聚焦年轻群体的体验需求。 社交电商平台:通过自有 APP 和拼多多、微店等第三方渠道,覆盖下沉市场。数据显示,其线上渠道占比已达 6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这种 "线上种草 + 线下体验" 的组合,有效规避了传统经销商的库存压力。酒沄的融资计划中,30% 资金将用于运营推广,重点投向联名活动和 KOL 种草,目标直指抖音、小红书等年轻人聚集的内容平台。
竞争格局下的差异化生存:江小白的教训与启示
对比江小白 "重文创轻品质" 的争议,酒沄选择了 "品质 + 趣味" 双驱动策略。江小白果立方系列虽在拼多多以 13.6 元 / 瓶的低价打开市场,但酒体单薄的问题仍被消费者诟病。而酒沄坚持执行 GB/T10781.1 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原料中加入 10 年老酒勾调,在保持品质的同时,通过 "45 度白酒可作鸡尾酒基酒" 的卖点提升可玩性。
更关键的是,酒沄的社交电商模式避开了江小白过度依赖线下渠道的风险。当江小白因经销商乱价导致价格倒挂时,酒沄通过自有平台和即时零售,实现了 "厂家 - 消费者" 的短链触达,毛利率比传统渠道高 15% 以上。
创始人杜鑫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的目标不是做第二个江小白,而是成为 Z 世代的酒水社交平台。" 按照规划,酒沄计划 3 年内实现年营收破亿,5 年内在年轻酒水市场占据 10% 以上份额,并启动海外华人市场布局。
【创投观察】:在白酒行业 "存量竞争" 的大背景下,酒沄的突围之路揭示了一个真理 —— 年轻化不是简单的包装换皮,而是从产品、渠道到文化的系统性重构。当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形成共振,这个用 "微醺社交" 连接 4 亿 Z 世代的品牌,或许正在书写酒业的下一个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