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与 AI 大模型爆发的双重驱动下,一家低调深耕商业大数据领域的企业正悄然崛起。深圳市全维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全维度”)凭借合规数据采集 + 智能应用开发的差异化路径,在企查查、天眼查等巨头垄断的市场中开辟新赛道。2025 年,随着《数据安全法》深化实施、智慧城市建设提速,这家拥有 2.8 亿级企业数据、服务超 3000 家 B 端客户的 “隐形冠军”,或将重新定义商业信息服务的行业边界。

合规性壁垒:数据安全法下的破局之道
1. 数据采集的三重保险
全维度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国内稀缺的合规数据获取能力。其数据来源覆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等 100 + 权威平台,并通过 “授权直连 + 官方采集 + 合作采购” 模式规避网络爬取的法律风险。例如,其与法院系统的司法数据协查合作(如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被执行人监控项目),可获取企业未公开的关联关系与资产信息,这是企查查、天眼查等竞品无法触及的 “深水区”。
2. 政策红利下的先发优势
2025 年被业界称为 “数据要素市场化元年”,国务院《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建立数据资产入表机制。全维度已接入上海、深圳等试点城市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成为首批具备 “数据资产化” 能力的企业。其开发的 “区域数据可视化平台”(如北京市大脑、云南省大脑)通过八级架构(国家 - 省 - 市 - 县 - 区 - 园区 - 楼宇 - 企业)整合政府公开数据,为招商引资、产业规划提供决策支持,这种 “数据合规性 + 场景化应用” 的模式在金融、政府等对数据准确性要求极高的领域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技术护城河:从数据处理到 AI 决策的全链条突破
1. 数据处理的工业化能力
数据规模
整合 2.8 亿 + 国内企业、事业单位及组织机构数据,覆盖工商、司法、知识产权等 300 + 维度,数据总量超 10PB,更新时效可达 T+0(定制服务),远超企查查的 2.3 亿实体与天眼查的 2.2 亿实体。 处理效率
单机日采集产能 60 万条,结构化处理能力 2000 万条 / 日,支持多源异构数据清洗与整合。例如,其工商信息 OCR 识别准确率达 99%,司法风险语义分析可实时预警企业经营异常。
2. AI 算法的场景化落地
全维度基于 NLP、知识图谱技术构建企业画像,开发出智能风控引擎与企业大脑两大核心产品:
智能风控引擎
对接度小满金融、微众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 AI 算法构建企业信用评分模型,不良贷款率较传统模式降低 0.8 个百分点。其贷后监控系统可实时追踪企业司法风险、融资动态,支持自定义监控列表(如合作伙伴、重点客户),提供 7×24 小时风险情报推送。 企业大脑
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决策工具,整合 CRM、ERP、OA 等功能,通过数据看板呈现经营状况、行业对标及商机推荐。例如,其为广交会采购商提供的精准匹配服务,可通过关系图谱技术挖掘隐性商业网络,帮助企业快速锁定潜在客户。
3. 知识产权的战略布局
全维度拥有多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如 “企业大脑运营平台”“数智地球系统”)及发明专利申请(涉及数据处理与安全领域)。其主导的《商用车智能车载终端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正在成为商业大数据领域的 “游戏规则”。

市场竞争:差异化定位撕开巨头垄断缺口
1. 与企查查 / 天眼查的核心差异
维度 | 全维度 | 企查查 / 天眼查 |
---|---|---|
数据合规性 | ||
时效性 | ||
应用场景 | ||
商业模式 |
全维度的深度服务能力是其破局关键。例如,其为政府构建的 “区域经济大脑” 可输出行业分析报告,辅助产业政策制定;为金融机构开发的风控模型可提供贷前尽调、贷后监控全流程服务,而企查查 / 天眼查更多停留在基础查询层面。

2. 生态合作的卡位优势
全维度已与华为云、中国联通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依托华为的云计算资源与联通的数据传输能力,构建 “数据 - 算力 - 应用” 闭环。在政府合作方面,其参与深圳、武汉等智慧城市试点,例如深圳 8 万辆重卡风控项目(预算 2.4 亿元)成为其商业化能力的关键验证。

未来战略:从数据服务商到生态构建者
1. 技术端:L4 级风险预警系统蓄势待发
全维度计划今年推出L4 级企业风险预警系统,重点研发知识图谱动态更新算法、跨行业风险传导模型。该系统将整合供应链数据、舆情信息等多维度数据源,实现风险预测颗粒度从 “企业级” 到 “产业链级” 的跃升。例如,通过分析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供应链数据,可提前 3 个月预警其下游整车厂的潜在风险。
2. 市场端:复制政府大脑模式拓展区域市场
全维度正将 “政府大脑 + 金融风控 + 企业服务” 模式向长三角、珠三角复制。例如,其与华夏幸福合作的招商引资数据支持项目,已在武汉、成都等城市落地。同时,依托邓白氏等国际合作资源,探索东南亚市场的数据服务需求。
3. 生态端:开放 API 构建商业服务联盟
全维度通过 API 开放数据能力,联合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构建商业服务联盟。例如,其与安盾网合作的知识产权风控服务,可通过数据穿透识别专利侵权风险,形成 “数据 - 工具 - 服务” 闭环。这种生态模式预计 2025 年将贡献 30% 的营收。
【创投观察】:全维度的故事,折射出中国商业大数据产业从 “野蛮生长” 向 “合规化、智能化” 跃迁的必然趋势。在数据安全法深化实施、AI 大模型重构行业逻辑的背景下,这家聚焦深度服务的企业正站在爆发前夜。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 2.8 亿级数据规模,更在于将数据转化为 “企业决策大脑” 的能力。对于投资者而言,全维度既是政策红利的受益者,更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其成长路径值得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