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析 > 产业 >

  • 热点
  • 快讯

多晶王者的逆袭之路:晶樱光电如何用技术重构多晶赛道?

创投观察 · 2025-06-20 00:01:52


2025 年的光伏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产能过剩与技术迭代的双重压力下,一家位于张家港的企业却逆势而上 —— 晶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战略调整,正从多晶硅片龙头向 "硅片 + 电站 + 储能" 综合服务商转型。


多晶王者的逆袭之路

作为多晶硅片领域的隐形冠军,晶樱光电的产能布局堪称教科书级操作。苏州基地 2GW 多晶硅片产能稳居全球前三,扬州基地 3.5GW 单晶硅片已达产,兼容 182、210 等大尺寸规格,计划扩至 8GW。值得注意的是,其多晶铸锭单耗从 11.8kw・h/kg 降至 10.6kw・h/kg,良率提升至 55.8%,成本优势显著。

在 210 硅片占比近 60% 的 2025 年,晶樱光电的单晶硅片产能扩张精准卡位市场需求。更关键的是,其连续加料技术将单炉投料量提升至 950KG,加工成本降低 13.3%,这一核心工艺使其在大尺寸硅片竞争中占据先机。


从制造到能源服务的跨越

面对行业下行压力,晶樱光电 2025 年的战略重心发生重大调整。母公司风范股份在业绩说明会中明确,晶樱光电将以分布式电站和储能业务为核心实现扭亏为盈。这一转型背后有三大支撑:

政策红利释放2025 年分布式光伏新政明确 "应接尽接" 原则,浙江、广东等地的度电补贴最高达 0.45 元 / 千瓦时。晶樱光电已建成苏州 1.927MW、扬州 2MW 等分布式电站,并在邵阳市金砖谷产业园落地 2.106MW 项目,形成可复制的 "工商业屋顶 + 储能" 模式。

储能业务突破其自主投建的苏州晶樱工商业储能项目已并网投运,通过峰谷套利和电网辅助服务获取收益。在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 7376 万千瓦的 2025 年,这一业务将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组件项目储备岳阳 2GW 组件项目虽未完全投产,但已获环评批复,未来可与分布式电站形成 "制造 + 安装" 闭环。这种轻资产模式在产能过剩背景下更具灵活性。


N 型时代的卡位战

在 N 型电池占比达 55% 的 2025 年,晶樱光电的技术布局展现出前瞻性:

N 型硅片研发与东南大学合作开发耐衰减低成本 N 型多晶硅片,2024 年获得 74 项专利,其中 "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大幅提升硅片清洗效率。

TOPCon 技术储备虽然尚未大规模量产,但通过改造现有产线可快速切换,单 GW 改造成本仅 3000 万元,远低于 HJT 的 3.6 亿元。

大尺寸兼容能力全产线支持 210mm 硅锭生产,适配天合、晶科等头部企业的高功率组件需求。

这种 "多技术路线并行" 策略,使其在 TOPCon 与 HJT 的技术博弈中保持灵活性。据行业预测,2025 年 N 型电池量产效率将突破 26.5%,晶樱光电的研发投入(2024 年 1.8 亿元,占比 7.62%)正为此蓄力。


危机中的机遇

当前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消纳瓶颈的双重挑战,但晶樱光电的差异化策略却暗藏机遇:

新兴市场突围在欧美贸易壁垒加剧的背景下,其通过母公司风范股份中标智利 4303 万美元输电项目,为光伏组件出口打开通道。东南亚、中东非等新兴市场 2025 年装机增速预计超 15%,晶樱光电的 "硅片 + EPC" 模式有望复制国内经验。

政策敏感布局抓住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机遇,其分布式电站可通过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提升收益。在绿电交易规模突破 5000 亿千瓦时的 2025 年,这种模式的溢价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产业链协同效应作为风范股份 "输电 + 光伏" 战略的核心,晶樱光电可通过铁塔业务获取电网资源,在分布式电站并网审批、储能项目接入等环节建立优势。


【创投市场】:在光伏行业从 "规模扩张" 转向 "质量竞争" 的关键节点,晶樱光电的转型之路颇具启示意义。其通过 "硅片制造 + 分布式电站 + 储能" 的三维布局,既巩固了多晶领域的基本盘,又卡位 N 型技术和能源服务的新赛道。随着 2025 年全球光伏装机突破 596GW,这家低调的行业老兵能否在洗牌中突围,值得持续关注。





标签:

©2011-2015 创投市场 | 北京微创新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京ICP备15058196号-1
电话:010-5728629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亿世界C座B2-e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