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新风到家姜天露|浊浊天空下的无霾行者

admin · 2018-06-15 08:55:47

不吝于付出,机遇总会不期而至。
 
2013年冬天的8天雾霾是一个契机,姜天露回想起那些天:“那么多人移居海外,大多是不想让孩子承担患病的风险,我想给大家一个可以放肆呼吸的家,和一个留在这个城市的理由。”
 
他称自己是“无霾出行”, 在公司一系列产品的保驾护航中生活。
 
所谓无霾出行就是在公司中有新风设备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步行有电子防霾口罩,就连出行的车内都安装了防霾芯。
 
新风到家董事长姜天露
 
会议室里,摆放着“新风到家”的各种型号产品,产品的更新换代,一方面是更加精益求精、对季节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它根据居住面积而设定,更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从而提供量身定做式服务。他实际动手演示了新风产品的操作,设备采用纯物理过滤,提倡外循环,层层过滤网。看着附着在过滤网上的灰黑色物质,其实是有些触目惊心的,如果没有被过滤掉,那么它们出现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身体里。
 
没有对比,常常会感觉不出差别,但当一张雾霾下的天空和晴朗下的蓝天白云进行图片对比,那出现的效果犹如当头一棒。
 
对比于其他新风系统,新风到家是领域内第一家转型做共享资源的企业。
 
它凭什么吸引消费者目光?
 
首先,技术研发成本高、是企业本身在挑战自己,IT出身的董事长姜天露透露,在技术的研究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提高;其次,企业共享新风机,拥有共享、服务精神的应用模式;对有兴趣的消费者、受众会提供免费上门勘测空气质量服务;有空气质量承诺,言犹在耳,掷地有声:不达标立即赔付。
 
新风到家产品型号矩阵
 
他说:“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
 
二氧化碳小于1000ppm才符合清新指数,空气的流通下,即便雾霾天气待在室内,能起到的作用又是什么?
 
大家有一个认识误区,雾霾一来,天气预报的提示是“减少外出、尽量呆在室内”,可不经净化的室内空气比室外更糟,正确的指导应为“减少外出、尽量呆在有新风净化系统室内”。
 
新风到家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室外的空气质量需要所有人去有意识的保护进行改善,长此以往的时间累积,才能看到成效——达到2030年国家预期标准35微克;但室内不同,空气质量从此刻就可以改变,不仅实现了室内好空气,而且在用户设备、服务等需求中对比其他新风系统要省去40%的费用,合算下来120平的家庭每月为清新空气所支付的不过200多块,这是新风到家给所有用户的承诺。
 
空气质量看不到、摸不着,只依靠数据显示。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是我们每天吸取的空气在一点一点侵蚀我们的身体。没错,雾霾不是一种病,但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有害物质沉积在你的身体中,引发各种疾病,那时便是山洪暴发,一发而不可收拾。
 
 
时代转变,服务至上。
 
新风到家顺应用户潮流,以强售后模式、以物联网为切入进行多设备操控、云共享数据为最大技术亮点,随着企业的不断研发新产品,用户也会在第一时间体验到新产品效果,不需要花钱更新换代。
 
为了更好的服务,新风到家与联想、TCL等开展合作,互为渠道、互惠共赢,让消费者省去过滤信息的时间,实现多方服务,广覆盖面、后续程序简便单一,让用户得到舒心体验,不用劳神费力。
 
微创新媒商学院品牌市场研究员张相俊这样评价新风到家服务:“新风到家创始人姜天露先生是新一代实业创新企业家,想消费者所想,为消费者所想,让产品更加有温度,力图将服务带进每一个家庭。”
 
我相信,空气质量在逐渐改善,但“逐渐”的时间难以估量;人活一世,哪能败于健康,还有那么多的诗与远方、爱与成长。
 
空气清新,安心呼吸,此刻就是开始。(马楠)

今日推荐科技成果

今日推荐招商项目

今日推荐落地产业

标签: 新风到家 无霾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