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赣鄱大地涌现出众多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巾帼典型。她们积极投身农业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为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江西省妇联自 1 月 24 日起推出 “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系列典型案例展播” 专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乡村巾帼追梦故事,引领广大妇女在乡村全面振兴中贡献巾帼力量,激励更多女性在新征程上建功立业。
在江西宜春奉新县,有一位备受关注的 “80 后” 姑娘 —— 陆艳霞。她身兼数职,不仅是新跃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还是奉新县农业企业商会副会长以及奉新县新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陆艳霞荣誉等身,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江西省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在各类创业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如中国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第七届江西省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还先后受到中央电视台《三农群英汇》、江西卫视《稻花香里》等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

当得知农业位列中国未来 10 个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前列时,返乡创业、投身农业的热潮涌起,陆艳霞便是其中一员。起初,她瞄准流行的休闲农场,但经过细致评估,考虑到资金投入大、收益周期长以及位置流量带来的运营风险后,果断放弃。一次偶然的机会,陆艳霞接触到黑斑蛙养殖,这为她的创业之路带来了曙光。她四处搜集黑斑蛙养殖资料,最终将目标锁定在黑斑蛙全饲料养殖上。

专注于黑斑蛙养殖的陆艳霞,被同行亲切地称为 “女蛙娘娘”。她采用的 “稻蛙共生” 生态种养模式,成为强村富民的新产业。在这一环保无污染的种养结合模式下,水稻为黑斑蛙提供栖息场所,保证其色泽和口味;黑斑蛙则为稻田除虫,其排泄物成为稻田肥料,产出的稻谷无化肥、无农药,实现了有机生态循环。
2017 年成立的奉新县新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开展黑斑蛙养殖、繁育、销售以及养殖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目前,基地规划面积 658 亩,养殖面积 345 亩,其中黑斑蛙养殖面积 150 亩,经济鱼类及小龙虾 115 亩。亩均产出黑斑蛙 1500kg / 亩,单季稻有机稻蛙米产量约 350 斤,无农药化肥的有机生态稻蛙米售价 40 元 / 斤,稻蛙共生模式经济效益显著,年产值达 600 余万元。
陆艳霞以打造黑斑蛙品牌、振兴养殖产业为己任,顺应 “三农” 政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潮,秉持 “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农户兴产业” 的发展理念,大力引进新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产业效益。她的事业辐射周边省市县区 2000 多户农户,养殖面积达 30000 余亩,带动 500 多名创业农户,有效解决 300 余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创业就业女性占比达 70%,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此外,她积极与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江西省水科所等签订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产学研合作协议,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达成 “以产养学、以产促研、以产促销” 的共赢模式,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高科技力量。同时,与江西省农科院、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合作,邀请农技专家到基地开展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培训,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陆艳霞向农户提供 “黑斑蛙” 苗,对种养管理、农产品销售进行全程指导和帮助,建立 “订单农业”“基地直供” 等特色营销模式。通过与 “拼多多买菜”“美团优选” 等互联网生鲜销售平台签订合作协议,以及与 “海底捞”“爱尚逗蛙”“蛙先生” 等餐饮企业达成 “农餐对接” 合作意向,切实解决了优质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公司配套建设稻田蛙加工厂,打造稻蛙综合种养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推出优势特色农副产品、旅游伴手礼等,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依托基地山水田园景观,挖掘特色景点和农产品品牌文化,发展乡村游、生态游、红色游、体验游,打造 “生产、加工、营销、品牌、文化、旅游、体验” 一体化的农旅结合全域游品牌。在不断学习和摸索中,陆艳霞还研发出黑斑蛙高密度精养技术和稻蛙立体养殖技术,并参与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 “蓝色粮仓” 科技创新,以及江西省现代农业(特种水产) 产业技术体系重大科技成果 —— 稻渔工程丛书《稻田养蛙技术》的编制。
陆艳霞用智慧和汗水在农业领域闯出一片广阔天地,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妇女姐妹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为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