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析 > 商学院 >

  • 热点
  • 快讯

创投市场推介「智库解读」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admin · 2019-10-21 13:52:03

创投君:北京微创新媒商学院与创投市场编辑部晨读的文章,选读国源智库要闻【智库解读】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文章,我们当中的很多同事来自农村。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17年12月28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并划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而到2050年时,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当然,乡村不仅要美丽,更要宜居。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推进,90.8%的乡镇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73.9%的村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曾经“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农村环境逐渐成为历史,村容村貌日益干净整洁。从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到农村环境治理,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越来越美好的生活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改善和发展民生的生动例证。今天,亿万农民群众正努力播种希望、挥洒汗水、收获幸福,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祖国广袤大地上徐徐展开。

导语: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在长达八九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曾经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但也经历过漫长的停滞时期。中国以仅仅相当于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几乎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说明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教育与科技事业也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据中国农科院估算,我国农业总产量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由1972-1980年的27%提升到1981-1985年的30%~40%。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17年12月28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并划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而到2050年时,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创投市场推介「智库解读」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在成就展“屹立东方”展区我国生产的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前,观众纷纷围观拍照。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苗露/摄

“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在1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表示,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不仅保障了中国自身的粮食安全,也为全球的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月的秋风带来丰收的喜悦,吹拂着欣欣向荣的乡村。在“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为庆祝“农民丰收节”特别布置了一处稻谷满仓、瓜果飘香的丰收景象,表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期待。

手中的这碗饭

在70年历程中见证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不久前表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创记录的“十五连丰”,近4年都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了470多公斤,明显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粮食安全平均线水平。

的确,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接连跃上新台阶,农业生产结构和组织方式不断优化,粮食产量逐步稳定在较高水平。但在1949年建国之初,我国粮食产量仅有2264亿斤,人均粮食产量209公斤,无法满足人们的温饱需求。

为提高粮食产量,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在成就展“屹立东方”展区,我国生产的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吸引了几位年轻观众的目光,“这是1958年的拖拉机呀!”正是这台比他们父辈年纪还大的机器,使得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其耕地效率是耕牛的40多倍,每天可以耕作120亩土地。生产力的解放带来了粮食产量的快速增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1978年,我国小麦、玉米等五种主要粮食产量位列全球第二,1983年首次超过美国,从1986年开始一直保持世界第一。

“1973年,袁隆平等农业科技专家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当讲解员讲到此处时,观展的人群中爆发出了阵阵掌声。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为中国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减少贫困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中国的步子也迈得很快。2018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四业产值的比重为57.1%,比1952年下降28.8个百分点,实现了由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肉蛋奶果菜茶和水产品等日益丰富着人们的餐桌。

脚下的这方土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变得更加生动

在成就展中,取材于山西省岢岚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场景,让许多人驻足观看。

“乡村是美丽的,但如果是贫瘠的乡村,美丽就大打折扣了。”来自山东的刘先生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聊起了自己的家乡,在那个坐落于革命老区的小村庄,刘先生全家人曾经共用一条棉被,而现在,他的父母已经搬进了宽敞温馨的楼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举全国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2013至2018年,全国农村累计减贫8239万人。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按照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从1981年末到2015年末,我国贫困发生率累计下降了87.6个百分点,同期全球贫困发生率累计下降32.2个百分点,我国减贫速度明显快于全球。

值得关注的是,成就展上对取消农业税进行了深刻解读:中国农民告别了延续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农民每年减负总额超过1000亿元,人均减负120元左右。”恒大研究院院长助理熊柴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全面取消农业税具有历史性的标志意义,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重要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一方面,在当时农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农民负担过重的背景下,取消农业税大幅减轻了农民负担。另一方面,在当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和市场化改革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当然,乡村不仅要美丽,更要宜居。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推进,90.8%的乡镇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73.9%的村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曾经“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农村环境逐渐成为历史,村容村貌日益干净整洁。

村里的那些人

在乡村振兴中走入美好新时代

“‘五保户’是这么来的呀!”在成就展上,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陈女士回忆起了当年和同学们一起到农村“五保户”家里打扫卫生、做饭的情景。1956年,我国开始建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当时的“五保”指的是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农村低保对象1903万户、3520万人,农村低保年平均标准增加到4833元/人,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兜底保障网越织越牢。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观察到,在成就展上,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大包干”契约上按下的鲜红手印,聚拢起一批观众。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这些大胆的尝试,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民在农村兴办各类企业,发展二三产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并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农民工有28836万人,其中,到乡外就业的农民工17266万人。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14158万人;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14562万人。“走出去”之后,农村居民逐渐“富起来”,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17元,而在1949年,这个数字仅为44元。

从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到农村环境治理,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越来越美好的生活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改善和发展民生的生动例证。今天,亿万农民群众正努力播种希望、挥洒汗水、收获幸福,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祖国广袤大地上徐徐展开。

来源:中国发展网、国家发展改革委

标签: 农业

©2011-2015 创投市场 | 北京微创新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京ICP备15058196号-1
电话:010-5728629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亿世界C座B2-e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