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析 > 互联网+ >

  • 热点
  • 快讯

从滞销到畅销:江苏沐阳用电商“挖”出莲藕新销路

admin · 2025-03-28 01:54:49

徐高阳用电商“挖”出莲藕新销路

在江苏沭阳的藕田里,一场由电商掀起的变革正在上演。徐高阳,这位曾经的电商花卉销售商,通过“一亩田”平台,不仅解决了自家700亩莲藕的滞销难题,更带动周边5000亩藕田的年销量突破4000吨。他的故事,是农业电商精准营销与供应链整合的生动样本。

转型:从“卖花人”到“莲藕大王”
2021年前,徐高阳的主营业务是花卉盆栽和绿化苗木的电商零售。然而,小规模的C端生意并未带来预期的增长。直到疫情导致父母种植的700亩莲藕滞销,徐高阳决定尝试转型。
“零售太慢,像杯水车薪。”徐高阳回忆道。他意识到,对于保鲜要求高的莲藕,批发才是出路。通过朋友推荐,他注册了“一亩田”店铺,开始对接全国批发商。这一转型,让他的年销量从几百吨飙升至4000吨。

精准营销:用数据“挖”出大客户
“一亩田”平台的精准营销工具,成为徐高阳拓展全国市场的关键。平台通过用户画像和购买行为分析,为他匹配了8000多名批发商客户。这些客户中,既有连锁超市的采购员,也有电商平台的供应链负责人。
“以前一单只能卖三五斤,现在最少几千斤。”徐高阳说。他利用平台的“实时询盘”功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通过视频验货、全程可追溯的物流服务,建立信任。一位山东客户因此成为他的长期合作伙伴,年采购量达150万斤。


供应链整合:从挖藕到上桌的“鲜”机
为确保莲藕新鲜度,徐高阳采用了“订单式挖藕”模式。客户下单后,他根据需求组织挖藕,现挖现发,减少中间环节。同时,与物流公司合作,采用冷链运输,确保莲藕在48小时内到达全国市场。
这种供应链整合不仅提升了效率,还降低了损耗。徐高阳算了一笔账:传统模式下,莲藕从挖出到上市需经过3-4个中间商,损耗率高达20%;而直供模式将损耗控制在5%以内。

带动效应:从“独赢”到“共富”
徐高阳的成功,让周边农户看到了电商的力量。他主动分享客户资源,帮助乡亲们对接采购商。目前,他已带动周边5000亩藕田的销售,惠及数百户农户。
“价格随行就市,品质好的能卖高价。”徐高阳说。他通过“一亩田”平台建立的诚信体系,让农户和采购商实现了双赢。这种“传帮带”模式,正在沭阳催生出更多“莲藕大王”。

结语:电商“挖”出农业新未来
徐高阳的故事,是农业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缩影。通过精准营销和供应链整合,他不仅解决了滞销难题,更重塑了整个产业的销售逻辑。未来,随着更多新农人加入电商浪潮,农产品销售将从“看天吃饭”走向“订单农业”,让乡土资源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标签: 销路 新销路 莲藕

©2011-2015 创投市场 | 北京微创新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京ICP备15058196号-1
电话:010-5728629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亿世界C座B2-e18